您好!欢迎访问财经观察网,财经观察,事无巨细!

DESTINY-Breast11 III期临床研究:优赫得序贯THP方案术前治疗,使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达到67%

财商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III期注册试验中观察到迄今最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且与标准治疗相比安全性特征良好

DESTINY-Breast11研究与DESTINY-Breast05研究在ESMO主席研讨会上共同发布,进一步强化了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的德曲妥珠单抗在以治愈为目标的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有望成为基石疗法的潜力

上海2025年10月20日 美通社 -- DESTINY-Breast11 III期研究积极结果显示,优赫得(通用名: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前)方案,在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方面表现出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该研究对比了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与剂量密集型多柔比星与环磷酰胺序贯THP(ddAC-THP)方案在高风险、局部晚期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结果。病理完全缓解定义为治疗后在切除的乳房组织和淋巴结中无浸润性癌细胞证据。


在DESTINY-Breast11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达67.3%,而ddAC-THP方案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6.3%,病理完全缓解率提升了11.2%。在激素受体(HR)阳性和HR阴性亚组中均观察到病理完全缓解率的提升(HR阳性组:61.4% 对比 52.3%;HR阴性组:83.1% 对比 67.1%)。此外,术后,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组中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有81.3%在切除的乳房或淋巴结组织中未检测到或仅检测到极少量浸润性残余癌(残余肿瘤负荷 【RCB】 0+I),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一比例为69.1%。

在本次分析中,无事件生存期(EFS)作为次要终点数据尚未成熟(数据截⽌时成熟度为4.5%);然而早期分析显示,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相较于ddAC-THP方案呈现出获益的趋势(风险比 0.56;95%置信区间 0.26-1.17)。

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与乳腺中心主任、慕尼黑综合癌症中心 (CCC Munich) 主任、医学与哲学博士,该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Nadia Harbeck博士表示:“对于存在高复发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尽早采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预防复发、优化安全性并提高治愈可能至关重要。在DESTINY-Breast11试验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接受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治疗后获得了病理完全缓解,表明该方案有望成为高危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领域的新标准。”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全球肿瘤研发负责人高书璨(Susan Galbraith)表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愈机会,同时优化治疗方案的耐受性。DESTINY-Breast11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病理缓解率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望改变新辅助治疗的格局,并凸显了将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HER2阳性疾病早期治疗阶段的重要性。”

第一三共全球研发负责人Ken Takeshita博士表示:“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中,实现病理完全缓解对于降低疾病复发和改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但就目前可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而言,约一半的患者在术后显示仍有残余病灶。DESTINY-Breast11研究结果表明,术前采用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治疗后,三分之二的患者未检测到残余浸润性病灶,这也标志着十余年来首个能在HER2阳性乳腺癌最早期治疗阶段就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案。

DESTINY-Breast11研究结果摘要i,ii

疗效评估指标

 

德曲妥珠单抗 (5.4 mgkg; 4个周
期) 序贯THP (4个周期) (n=321)
 

ddAC (4个周期) 序贯THP (4个周期)
(n=320)

病理完全缓解 (pCR)

病理完全缓解率
(%)iii

67.3

56.3

病理完全缓解率变
化(%) (95% CI)iii,iv

11.2 (4.0-18.3)

p=0.003

HR阳性亚组病理
完全缓解率(%)iii

61.4

52.3

 

病理完全缓解率变
化(%) (95% CI)

9.1 (0.2-17.9)

HR阴性亚组病理
完全缓解率(%)iii

83.1

67.1

病理完全缓解率变
化(%) (95% CI)

16.1 (3.0-28.8)

残余肿瘤负荷 RCB (0+I)v

RCB (0+I) (%)

81.3

69.1

ΔRCB, %

残余肿瘤负荷变化
(%)

12.2

RCB-I(%)

68.8

57.5

RCB-0(%)

12.5

11.6

HR阳性亚组RCB
(0+I)(%)

78.0

64.7

残余肿瘤负荷变化
(%) (95% CI)

13.3

HR阳性RCB-I(%)

63.1

52.8

HR阳性RCB-0(%)

14.8

11.9

HR阴性亚RCB (0+I)(%)v

90.4

81.2

病理完全缓解率变
化(%) (95% CI)

9.2

HR阴性RCB-I(%)

84.3

70.6

HR阴性RCB-0(%)

6.0

10.6

无事件生存期 (EFS)vi

2年无事件生存期
(%)

风险比 (95%CI)

96.8

93.1

0.56 (0.26, 1.17)

THP,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ddAC,剂量密集型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pCR,病理完全缓解;HR,激素受体;CI,置信区间;RCB (0+I),残余肿瘤负荷;EFS,无事件生存期。

i 数据截⽌⽇期为2025年3⽉12⽇;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2个⽉,ddAC-THP方案组为23.6个⽉。

ii 基于盲态中心评估。

iii 病理完全缓解者定义为仅接受随机研究治疗(至少一剂)并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 iv 采用分层Miettinen & Nurminen方法;p值已跨越预设的0.03界限。

v 残余癌负荷(RCB)基于原始数据,未对未开始治疗者或任何桥接脱离研究的新辅助治疗进行校正;因此,病理完全缓解(pCR)与RCB-0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vi 在中期分析时,无事件生存期(EFS)的成熟度为4.5%。

在DESTINY-Breast11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的安全性特征与各单药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相较于ddAC-THP方案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AEs)发生率(37.5%对比55.8%)、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0.6%对比20.2%)、治疗中断率(37.8%对比54.5%)以及左心室功能障碍发生率(1.3%对比6.1%)均有所降低。

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生率较低,且各治疗组之间发生率相似,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组患者的ILD事件发生率为4.4%,ddAC-THP方案组为5.1%。大多数ILD事件为低级别(1级和2级)。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组有1例34级事件,ddAC-THP方案组有5例34级事件。经独立裁定委员会判定,两个治疗组均有1例5级ILD事件。

DESTINY-Breast11研究结果(摘要#291O)于2025年10月1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于大会主席研讨会I环节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DESTINY-Breast05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摘要#LBA1)。DESTINY-Breast11研究结果也将在ESMO会议期间同步发表于《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上。

基于DESTINY-Breast11研究结果,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方案的补充生物制品的许可申请目前正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评。

德曲妥珠单抗是⼀款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采用第一三共专有的DXd ADC技术设计,由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关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大高发癌症1,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超过200万,死亡人数超过66.5万1

HER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促生长蛋白,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类型肿瘤细胞表面表达2。HER2蛋白过度表达可能是由于HER2基因扩增所致,通常与乳腺癌的侵袭性疾病和不良预后相关2。大约五分之一的乳腺癌病例被认为是HER2阳性3

大约三分之一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被认为是高危患者,这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经历疾病复发、预后不良4。对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是改善长期生存的最早指标5。然而,大约一半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未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6-10

在全球多个地区,当前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包括联合化疗方案11。这些方案通常包含蒽环类药物,患者可能难以耐受,并可能导致长期心脏毒性,这进一步凸显了对新治疗方案的需求11-13

关于DESTINY-Breast11

DESTINY-Breast11研究是⼀项全球多中⼼、随机、开放性、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辅助德曲妥珠单抗(5.4 mgkg)单药治疗或德曲妥珠单抗序贯THP(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方案,与ddAC-THP方案在高危(淋巴结阳性【N1-3】或原发肿瘤T3-4期)、局部晚期或炎性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以1:1:1的⽐例被随机分配⾄以下三个治疗组:八个周期的德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四个周期的德曲妥珠单抗序贯四个周期的THP方案治疗;或四个周期的ddAC序贯四个周期的THP方案治疗。

德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组在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的建议下提前关闭。该建议基于多项因素,包括:较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德曲妥珠单抗单药优于ddAC-THP的可能性较低以及手术时机因素。该建议与安全性无关。

DESTINY-Breast11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病理完全缓解率(乳房和淋巴结中无浸润性疾病残存)。次要终点包括无事件生存期(EFS)、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安全性。

DESTINY-Breast11研究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多个地点共纳入了927例患者。欲了解有关该研究的更多信息,请访问ClinicalTrials.gov

关于德曲妥珠单抗

德曲妥珠单抗是⼀款靶向HER2的ADC。采⽤第⼀三共专有的 DXd ADC技术设计,是第⼀三共肿瘤产品组合中领先的ADC,也是阿斯利康ADC科学平台中最先进的项⽬。德曲妥珠单抗由⼈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通过稳定的可裂解四肽连接⼦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喜树碱类衍⽣物DXd)连接组成。

基于DESTINY-Breast03试验结果,德曲妥珠单抗 (5.4mgkg) 已在全球超过85个国家地区获批,⽤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 (免疫组织化学【IHC 3+】或原位杂交【ISH】+) 乳腺癌成⼈患者,这些患者既往在转移阶段或新辅助或辅助疗法期间(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六个⽉内出现疾病复发)接受过⼀种(或⼀种以上)抗HER2的治疗⽅案。

基于DESTINY-Breast04试验结果,德曲妥珠单抗 (5.4mgkg) 已在全球超过85个国家地区获批,⽤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IHC 1+ 或 IHC 2+ISH-) 乳腺癌成⼈患者,这些患者既往在转移阶段接受过⼀种系统治疗,或在辅助化疗期间或完成后六个⽉内出现疾病复发。

基于DESTINY-Breast06研究获得的结果,德曲妥珠单抗(5.4 mgkg)已在全球超过45个国家地区获得批准,⽤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R阳性、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或经当地批准的检测发现其肿瘤具有HER2超低表达(IHC 0,存在细胞膜染⾊)的乳腺癌成⼈患者,这些患者在转移阶段接受过⼀种或⼀种以上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

基于DESTINY-Lung02和或DESTINY-Lung05研究获得的结果,德曲妥珠单抗(5.4 mgkg)已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地区获得批准,⽤于治疗经当地或地区批准的检测证实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少⼀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细胞肺癌(NSCLC)成⼈患者。该适应症能否在中国和美国持续获批可能取决于确证性试验中对其临床获益的验证和描述。

基于 DESTINY-Gastric01DESTINY-Gastric02和或DESTINY-Gastric06试验结果,德曲妥珠单抗(6.4 mgkg)已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地区获批,⽤于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IHC 3+或IHC 2+ISH+)胃或胃⻝管交界处(GEJ)腺癌成⼈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基于曲妥珠单抗的治疗⽅案。该适应症能否在中国持续获批可能取决于确证性试验中对其临床获益的验证和描述。

基于DESTINY-PanTumor02DESTINY-Lung01DESTINY-CRC02研究的疗效结果,德曲妥珠单抗(5.4 mgkg)已在全球超过10个国家地区获批,⽤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且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IHC 3+)实体瘤成⼈患者。该适应症能否继续获批可能取决于确证性试验中对其临床获益的验证和描述。

关于德曲妥珠单抗临床研发计划 

评估德曲妥珠单抗单药、联合或序贯其他抗肿瘤治疗在多种HER2靶向癌症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全⾯全球临床研发计划正在进行中。

关于与第一三共的合作 

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于2019年3月就德曲妥珠单抗,以及于2020年7月就德达博妥单抗除日本以外市场(第一三共拥有日本独家代理权)的共同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全球合作。第一三共负责德曲妥珠单抗和datopotamab deruxtecan的生产和供应。

关于阿斯利康在乳腺癌领域的研究 

在对乳腺癌生物学认识不断深化的驱动下,阿斯利康开始挑战并重新定义当前的乳腺癌分型及临床治疗模式,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为精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阿斯利康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消除乳腺癌这一致死病因。

阿斯利康研发了⼀系列已获批或有望获批的药物,通过多种机制应对乳腺癌肿瘤微环境的⽣物多样性。

凭借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阿斯利康和第⼀三共致⼒于改善先前接受过治疗的HER2阳性、HER2低表达与HER2超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正在探索其在更前线治疗和新型乳腺癌方案的潜力。

在HR阳性乳腺癌中,阿斯利康继续通过基⽯药物氟维司群和⼽舍瑞林改善预后,并旨在通过first-in-class的AKT抑制剂卡匹⾊替、靶向Trop2的ADC药物德达博妥单抗以及新⼀代⼝服SERD camizestrant重塑HR阳性乳腺癌的治疗。

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是⼀种靶向治疗药物,已在遗传性BRCA突变的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进⾏了研究。阿斯利康与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将继续合作开展该药物在这些领域的相关研究。阿斯利康还在探索Saruparib(⼀种强效的PARP1选择性抑制剂)与camizestrant联合治疗BRCA突变、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给三阴性乳腺癌(⼀种侵袭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急需的治疗选择,阿斯利康正在评估德达博妥单抗单独使⽤或与免疫药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使⽤的潜在效果。

关于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的研究 

阿斯利康正引领着肿瘤领域的一场革命,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以科学探索肿瘤领域的复杂性,发现、研发并向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药物。

阿斯利康专注于最具挑战性的肿瘤疾病,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阿斯利康已经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管线,持续推动医疗实践变革,改变患者体验。

阿斯利康以期重新定义癌症治疗并在未来攻克癌症。

关于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LSESTONasdaq: AZN)是⼀家科学⾄上的全球⽣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产及营销处⽅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罕⻅病以及包括⼼⾎管肾脏及代谢、呼吸及免疫在内的⽣物制药等领域。阿斯利康全球总部位于英国剑桥,业务遍布超过125个国家,创新药物惠及全球数百万患者。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strazeneca.com

关于阿斯利康中国

阿斯利康⾃1993年进⼊中国以来,专注中国患者需求最迫切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管、肾脏、代谢、呼吸、消化、罕⻅病、疫苗抗体及⾃体免疫等,已将40多款创新药物带到中国。阿斯利康将中国总部设于上海,并在上海和北京设⽴全球战略研发中⼼,在北京、⼴州、杭州、成都、⻘岛设⽴区域总部,在⽆锡、泰州、⻘岛建⽴全球⽣产供应基地,向全球70多个市场输送优质创新药品。

*截至2025年10月20日,以”HER2 positive,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treatment“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 ”Phase 3 clinical study“

声明:本⽂涉及尚未在中国⼤陆获批的产品或者适应症,阿斯利康不推荐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使⽤。

参考文献:

1.     Bray 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4;10.

2.     Cheng X.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HER2 in cancer biology and therapeutics. Genes. 2024;15(7):903.

3.     Tarantino P, et al. ESMO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s (ECS) on the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R2-low breast cancer. Annals of Oncology, 2020;34:8.

4.     Mahtani R, et al.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 (HER2+) Early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and Outcomes by Risk of Recurrence: A Retrospective U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Study.Cancers (Basel). 2025;17(9):1848.

5.     Spring LM, et al.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impact on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Clin Cancer Res. 2020;26(12):28382284

6.     Schneeweiss A, et al. Pertuzumab plus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standard neoadjuvant anthracycline-containing and anthracycline-free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 cardiac safety study (TRYPHAENA). Annals of Oncol. 2013; 24:2278-2284

7.     Swain S, et al. Pertuzumab, trastuzumab, and standard anthracycline- and taxane-based chemotherapy for the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localized breast cancer (BERENICE): a phase II, open-label, multicenter, multinational cardiac safety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2018; 29:646-653.

8.     Huober J, et al. Atezolizumab With Neoadjuvant Anti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Primary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IMpassion050 Trial. J Clin Oncol. 2022; 40:2946-2956.

9.     Masuda N, et al. A randomized, 3-arm, neoadjuvant, phase 2 study comparing docetaxel + carboplatin + trastuzumab + pertuzumab (TCbHP), TCbHP followed by trastuzumab emtansine and pertuzumab (T-DM1+P), and T-DM1+P in HER2-positive primary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20; 180:135-146.

10.   Gao H, et al. De-escalated neoadjuvant taxane plus trastuzumab and pertuzumab with or without carboplatin in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neoCARHP):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Presented ASCO Annual Meeting 2025.

11.   Ban M, et al. Early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Current Treatment and Novel Approaches. Breast Care. 2020; 15:560569.

12.   Vuger, et al. Anthracycl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friend or foe? Breast. 2022:65:6776

13.   Cai F, et al. Anthracycl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 in the chemotherapy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reventive strategies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