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财经观察网,财经观察,事无巨细!

农发行桂阳县支行:“茶油贷”“贷”出桂阳县“金康大道”

资讯

金秋十月,在桂阳县太和镇,成林成片的茶树挂满了暗金色的茶籽,在冬日的映射下,半个鸡蛋大的茶籽绿里透着红,用当地村民的话说,今年桂阳县的茶籽又丰收了,这是当地农发行1.3亿元“茶油贷”“贷”出了沉甸甸的“金果果”。

    图为桂阳县太和镇茶林基地(曹耀)

四方“联姻”,共筑油茶产业“致富路”

湖南桂阳县有着悠久的茶油生产历史,2024年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34.42万亩,丰富的茶林资源、先天的气候优势和与生俱来的种油茶传统,成就桂阳县“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金字品牌”,同时,该县被列入财政部产粮(油)大县名录。

曾经几何,这里受限于种植和加工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等因素,油茶林长期粗放经营、疏于管理、亩产偏低,县域油茶林“老、稀、残、散”的现象较为严重,一时间影响了油茶产业发展。“解决茶油产业‘老、稀、残、散’问题,一缺抓手,二缺资金,三缺统销渠道,四缺技术,我们村里一直有想法、没办法。”说起当年茶油发展的情景,老支书有说不完的苦衷。

思路决定出路,资金决定效益。近年来,在桂阳县党政主导下,当地农发行与当地镇村党组织、项目建设方及合作社四方“联姻”,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契机,共同谋划出“党政牵头、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茶油开发新路子,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闲置林地、低产油林等流转给桂阳县博森林业公司承租建设后,再协议形式转包给当地茶油生产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当地农发行向公司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当地农户以股东和工人双重身份进入合作社生产经营,大力发展县域茶油特色产业,一揽子解决组织保障、林地资源、资金紧缺和运营管理等关键问题。

创新思路,量身定制新模式

油茶产业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农林经济项目,前期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何发挥信贷扶植效益最大化,让茶油产业扶得住、产得出,有效益、无风险,需要当地农发行前期周密的考量。

为解决贷款和茶籽项目回报期的匹配问题,当地市、县两级农发行就油茶行业广泛走访和调研考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项目定制了15年期的“茶油贷”信贷产品,让贷款期限和产出效益期限相匹配,最大程度地减轻企业的年度还款压力。同时,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实际,分批次及时提供资金需求,这样既解决了因季节性暂时闲置资金的浪费,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又及时满足公司资金需求。

农业产业项目融资最大的障碍在担保资源,为解决这一“拦路虎”。当地农发行多次深入企业摸底,共同探索抵押资源来源解决方案。思想解放天地宽,当地农发行多次向省、市农发行汇报沟通,最终敲定公司担保资源不足部分由公司项目本身的茶林地、茶林权作为担保资源,有效解决融资担保资源不足这一关键性问题。

种产结合,扶植产业经营“金康道”

走进桂阳县广福油茶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此时人声鼎沸、机器轰鸣,一袋袋油茶果在全机械自动化生产线上筛选、剥壳、清洗、烘干、压榨,完成从果实到油籽的“蜕变”。

如何发挥茶油产值最大效益,当地农发行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资金扶植功能,坚持从扶植林地流转、茶林基地改良到茶籽深加工一条龙服务模式。当地农发行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及运作方式,主动渗透茶油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县域特色林下经济建设项目运营模式,日益凸显“产业金融”职能服务功能。目前,桂阳县获得省农发行批复茶油项目贷款2亿元,根据项目进度陆续投放到位1.3亿元。桂阳县农发行扶植“林地流转+种植+精加工”的新模式,扶出了桂阳县茶油产业“艳阳天”,目前已累计流转并改良低产油茶林、新造油茶丰产林、油茶良种苗木生产基地4.33万亩,全县9个乡镇46个村、1039户村民成为该项目的实际受益者。而且林地流转这一模式让当地农民成产业工人,茶农“林权”变“股权”,既转换了当地村民的身份,也转回了村民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当地村民马庆民介绍,如今村民们既可以从合作社按月领到劳动报酬,又可在年底获得林地流转分红。现在在城里打工搞建筑的少了,回乡里在合作社种植茶籽的明显多了起来,特色产业转型发展才是可持续的“金康大道”。(农发行湖南郴州分行 刘光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