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5日,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富硒专项工程组织《赴湖北考察交流团》前往武汉、恩施实地考察富硒产业;由秘书长周方伟带队,成员有:顾问叶远礼,富硒专家王金良,副秘书长杨海强、杨淼,地方办事处、工作站负责人魏滨、毛岩,企业代表赵涛、于光9人组成。
随着富硒专项工程各项工作的全面铺开,走出去考察学习已成为迫切且必要的需求;此次出行目的明确,旨在提升全体人员专业素养、增强团队凝聚力、扩大富硒专项工程在全国富硒领域的影响力,并加强与湖北高校、地方政府以及富硒生产企业的深度交流,推动更深层次的合作与紧密链接。
武汉之行:战略交流,共绘合作蓝图;
7月11日上午9时,考察团队准时抵达武汉轻工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程水源教授、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蔡杰副院长等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了一场庄重而热烈的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蔡杰副院长主持,周方伟秘书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的发起背景,该工程由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联合发起,富硒专项工程作为其核心板块之一,肩负着重要使命;周方伟秘书长还向程水源书记发出了诚挚的合作邀请,期待双方携手共进。
在富硒产品开发方面,杨海强副秘书长牵头负责“北京二锅头富硒酒”开发和团体标准制定的相关事宜,得到了程书记的亲自部署与大力支持,由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院长何毅博士负责技术对接与后续合作,并责成国硒发展公司的李阳副总经理全程对接恩施德源公司。目前,武汉轻工大学等多部门已迅速启动《富硒酒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届时将诚邀考察团深度参与。
蔡杰副院长全面且深入地介绍了武汉轻工大学及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情况;考察团深刻领略到学校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卓越的学术成就,洞悉了学院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上的前沿探索,明确了国硒中心在驱动硒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座谈会结束后,考察团队实地参观了“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该学院作为教育部新工科产教融合试点单位,本科设有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涵盖硒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生物学、药学等多个方向;参观过程中,蔡杰副院长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让考察团收获颇丰。
武汉之行既具战略高度,又富专业深度;通过与程水源书记、何毅院长、蔡杰副院长的深入交流,双方就未来实质性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并约定尽快推动项目落地,为富硒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恩施探秘:深入产业一线,挖掘发展潜力;
7月12日下午,考察团按时抵达恩施市硒产业园区,参观了德源集团旗下的恩施硒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硒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李阳介绍道:德源集团以硒资源开发为核心,深耕大健康产业,依托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布局与国际视野,已成为中国硒产业的标杆、全球硒领域的重要力量;考察团队先后参观了展厅与生产车间,亲身感受其在硒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精细管理与创新实践,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将采用德源公司生产的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等高端原料,开展富硒二锅头酒的实验性生产,为富硒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开辟新路径。
为进一步了解富硒源料的基本情况,考察团还驱车50余公里前往二坡村,实地考察了其标准化、现代化的堇叶碎米荠种植基地;堇叶碎米荠俗称“野油菜”,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硒提纯价值的高聚硒植物,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7月13日,考察团队实地考察了恩施市新塘镇双河鱼塘坝堇叶碎米荠基地。在这里,考察团队与基地负责人杨连东达成三项重要共识:挂牌“全国食药同源富硒专项工程堇叶碎米荠种植基地”,为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康普瑞(淄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基地签署堇叶碎米荠种植回收协议,免费供应富硒核素叶面肥,确保堇叶碎米荠干品的硒含量达标,保障产品质量;基地同步承担“富硒产品采购站”职能,促进当地富硒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
恩施市新塘镇双河渔塘坝硒矿床,是迄今全球唯一经探明的沉积型独立硒矿床,其发现颠覆了“硒不能独立成矿”的传统学术论断。2011年9月19日,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大会(TEMA14)在恩施召开,大会学术委员会正式授予恩施“世界硒都”称号。考察团队怀着敬畏之心,集体踏上全国富硒产业从业者的“朝圣”之路,徒步两公里登顶“世界硒都”发祥地,在矿床原址合影留念;此行不仅强化了对富硒产业源头的直观认知,更深刻体会到大自然赋予的稀缺硒资源对于富硒产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
政企交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新篇;
7月14日,考察团赴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与田真明主任、魏凯副主任进行了深度座谈。会谈中,周方伟秘书长首先详细介绍了本机构的基本情况和此次考察的目的,他说:恩施州不仅是“世界硒都”,还是“华中药库”,全州中药材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是湖北省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州已发现的药材达3000多种,这些都与“富硒产业”、“食药同源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富硒专项工程要加强同恩施州地方政府的深度链接,实现互利共赢;
田真明主任表示认可与欢迎,他希望今后要深化区域联动,并就恩施州10月份举办的“硒博会”向考察团发出正式邀请。
田主任还指出:恩施不缺硒,缺的是全国市场的话语权,缺的是“山东模式”,缺的是民间和协会组织的全体参与,山东富硒农业“全民参与、全产业覆盖、协会众多”的模式值得学习;他还提出了几点疑问:农作物富硒后的价格如何?山东的富硒协会都是怎么管理和运营的?
王金良主任详细介绍了山东富硒农业的现状,他说:“拿桑葚举例,富硒桑葚的价格是普通桑葚的2倍多,富硒小麦粉每斤比普通面粉普遍增加6 - 7毛钱。”田主任听后表示:“这就很可观了!”叶远礼顾问是山东省淄博科技绿色产业协会的会长,他既有政府工作经历,又有协会管理经验,详细回答了协会管理和运营的细节。在交流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融洽而热烈,达成了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共识,双方一致决定建立长期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关系;田主任拟择期率团赴山东考察交流,山东企业家均表示热烈欢迎。
魏凯副主任说:“堇叶碎米荠是恩施独有的高聚硒植物,它为恩施带来的经济效益何止百亿、千亿。”当地政府已经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维度予以大力扶持,力争把恩施的这张“农业名片”推向全国;就农业方面,他说:“恩施土壤含硒量的确很高,但是呈点、线或带状分布,部分地区土壤的含硒量也不达标,很多农产品也没有达到富硒标准,因此恩施也需要外源硒的辅助。”他代表州政府提出需求:希望引进达标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外源富硒营养液,以解决恩施土壤硒分布不均、部分农产品硒含量不足的痛点!他特别强调,所有提供的富硒营养产品必须达标和符合国家标准,比方说当地的富硒茶,要经过500多项检测,产品一定要经得起考验;康普瑞(淄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魏滨总经理当即响应,答应免费提供“富硒核素”叶面肥样品,双方已启动实验合作。
成果丰硕:凝聚共识,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此次湖北之行,虽行程紧凑,但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从硒矿之巅到产业之巅,考察团不仅完成了一次富硒产业的精神朝圣,更汲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与武汉及恩施州相关领导、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考察团实现了战略对话与一线实践并重,思想共识与项目推进同步;湖北以翔实的数据展现了富硒产业的蓬勃崛起,恩施以务实的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考察团以“硒”为媒,以产业为链,汇聚多方智慧,深化战略协同,共同擘画出富硒产业全国布局的宏伟蓝图。
随着“产学研政”的深度融合,全国食药同源富硒专项工程的“荆楚动力”已全面激活;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富硒产业正式迈入“标准共建、基地共管、产业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考察团队员们都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新契机,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强化产业联动意识,推动富硒产业从资源集聚向创新引领和价值提升的目标跨越,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团结带领全国富硒产业工作者共同谱写食药同源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周方伟秘书长满怀感激地说:“此次考察得到了众多友人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深表感谢!”他们分别是: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程水源教授、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蔡杰博士、硒庄王健康集团董事长魏晓卫博士和王发松博士、武汉华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宏辉总经理、恩施德源集团及国硒发展公司李阳副总经理、新塘镇双河鱼塘坝堇叶碎米荠种植基地杨连东经理、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田真明主任和魏凯副主任、山东省农产品产销协会(农业厅)富硒专业委员会王金良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