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近,各大商超的货架上,无糖月饼、木糖醇月饼再度占据显眼位置,成为中老年群体的热门之选。这份对糖分摄入的谨慎,既是当代人健康意识觉醒的日常缩影,更折射出大众对代谢健康的重视。而作为典型代谢性疾病的糖尿病,其隐匿却凶险的眼部危害,正悄然成为威胁国民眼健康的 “隐形杀手”。
权威数据早已敲响警钟。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研究人员在《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2023 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攀升至 2.33 亿,较 2005年的 8848 万增长 163.36%;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R)从 7.53% 飙升至 13.67%,年均增长速率达 3.36%,这一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糖尿病防控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
《健康中国行动 —— 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明确提出,要加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与干预,重点关注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 “糖网”)、糖尿病足病等,通过及早干预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其中,糖网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堪称 “视力隐形小偷”——2021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显示,每 3 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 人受糖网困扰 [1],且该病早期无症状、后期可致盲,危害极大。
“近年来门诊中,糖尿病眼病患者不仅数量增多,还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 深耕眼科领域多年、见证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 30 年发展历程的谷威院长指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视觉器官的影响几乎是 “全方位” 的,从眼表到眼底、从前段到后段,多个部位都可能因长期高血糖受损,而视网膜病变是其中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常因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病 10 年时,糖网发生率达 50%;患病 15 年以上者,这一比例直接飙升至 80%。
为让大众更易理解,谷威院长做了个形象比喻:“健康的视网膜血管就像完好的输水管网,稳稳为视网膜输送氧气与养分;可长期高血糖会像‘腐蚀剂’一样,让血管壁的周细胞坏死、内皮细胞变薄,就像水管出现裂缝,极易发生渗漏和出血。” 更危险的是,视网膜缺血缺氧区域会滋生 “劣质新生血管”—— 这类血管如同未加固的堤坝,毫无稳定性可言,随时可能破裂,引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将患者推向失明的深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过程)
糖网的 “狡猾” 之处在于,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不少患者会出现看东西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情况,却常被误认为是视疲劳、老花眼或白内障,进而被忽视。等到患者明显察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眼前出现黑影或飞蚊症时,病情往往已发展至严重阶段,部分患者的视力甚至已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糖网发生风险越高,因此定期眼底检查必须提上日程。” 谷威院长强调,建议患者在确诊糖尿病的第一时间就进行眼底检查,此后至少每年复查一次;若已确诊糖网,则需根据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作为眼健康筛查的 “得力助手”,眼底照相能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卫健委《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明确指出,一张眼底照可筛查出 80% 的眼病[2],除了糖网,还能发现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黄斑病变等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眼底还是监测全身性疾病的 “窗口”,通过眼底检查,还能辅助发现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病、血液病、颅脑疾病等潜在健康隐患。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延缓糖网进展的关键,能让绝大多数患者保住有用视力,避免因眼病影响生活质量。” 谷威院长表示,响应国家呼吁、更好服务患者,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已经开设“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30 年初心不改,今后医院将延续 “守护眼健康” 的愿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准、全面的眼底检查与诊疗服务,助力患者筑牢眼健康防线。
最后,谷威院长再次提醒广大糖友:务必重视糖尿病对视力的危害,面对 “狡猾” 的糖网,唯有坚持 “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在病情造成严重视功能破坏前及时干预,才能守护好清晰视界,让生活质量不被眼病 “打折”。
1.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2022 年)[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3,39 (2):99-124
2. 国家卫健委《中国眼健康白皮书》 其他参考资料: [3] 刘巨平,许迅,李筱荣.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社区筛查专家共识》解读 [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4, 40 (2): 105-108. [4] 糖尿病患者致盲几率高出常人 25 倍 https://health.rednet.cn/c/2017/11/15/418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