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财经观察网,财经观察,事无巨细!

于晓津:肠胃“堵车”有良方

资讯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遭遇过肠胃“堵车”的困扰,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能吃是福对他们而言,吃得好、消化好,才是真正的幸福,然而如今,许多人想吃却吃不下,一顿只能勉强吃一小碗,甚至几口下肚就开始反酸水,这并非简单的食欲不振,而是脾胃运化失常的信号。

国医大师亲传弟子、于氏中医十二代传人于晓津老师指出,这背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消化不良。那么,面对消化不良,多数人都习惯去药店自行买药,像吗丁啉、健胃消食片等,但于老师贴心提醒,这些药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为此,于老师暖心推荐了一款经典中成药——保和丸,它价格亲民,一盒只需十几元,效果却比许多常见消食药更为好用。

保和丸源自《丹溪心法》,是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的方子,历经600多年岁月沉淀,其独特之处在于,普通消食药仅能消食,靠增加胃酸分泌促进胃排空,而保和丸不仅能消食,更重要的是能保胃气。于晓津老师引经据典解释道,《脾胃论》中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胃气是人体根本,保和丸的“保”字,寓意保住根本,保得一分胃气,便多一分生机。那么,胃气究竟是什么呢?于晓津老师引用《黄帝内经·灵枢》中的论述:“谷入于胃,胃气下注,运而化之”,意思是食物入胃,需依靠胃气推动才能下行到肠道,并被消化吸收转化为能量,若胃气不足,就容易引发胃下垂、肠梗阻等诸多病症。

在此,于晓津老师特别指出,老人和孩子的消化不良问题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年轻人通常因暴饮暴食而导致真正的积食,只需通过消食手段即可解决;而老人和孩子的消化不良则主要源于胃气虚。具体来说,小孩的胃气虚是由于发育不完全所致,而老人则因随着年龄增长,气血和五脏通道逐渐堵塞,导致胃气不足,无法有效推动食物下行,从而引发消化不良。

积食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已属于一种疾病状态。对于孩子来说,积食可能导致呕吐、厌食、莫名发烧,长期下来还会影响生长发育。这就像剩饭剩菜长时间放置会发霉变质一样,积食在胃里也会产生毒素。而对老人而言,积食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正如“胃不和则寝不安”所言,积食会直接影响睡眠,进而影响血压、血糖,长期还可能引发口臭、胃黏膜损伤,甚至恶变。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90%的胃部病变患者在发病前五年都存在积食情况,更需警惕的是,积食还可能诱发心梗。于老师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43岁患者因一次性食用20多个饺子而引发心梗离世,这是因为进食后大量血液被调配至胃部,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梗。

那么,保和丸为何如此有效?于晓津老师对其组方原理进行了详细解析: 山楂擅长消化肉食;六神曲消化米面之食;连翘和麦芽共同清理积食引发的胃火,如口腔溃疡等症状;半夏则解决火邪后形成的“痰”,即胃里的糜烂和溃疡;莱菔子和陈皮能生发并保护胃气,理顺淤结。看来,保和丸不仅能升胃气,还能降胃气,兼有消食与护胃的双重功效,堪称良方。

最后,于晓津老师还暖心提醒了两点用药注意:一是服用保和丸应见好就收,因为其成分中的山楂会增加胃酸分泌,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反酸,损伤胃黏膜;二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由于连翘和半夏性寒凉,容易伤及胎儿并影响乳汁分泌。

于晓津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无私地分享了消化不良的根源及解决方案。这不仅展现了她精湛的医术,更彰显了作为中医传承者的温暖公益与大爱情怀,使得普通大众也能汲取中医智慧,朝着“小病自己治,大病少花钱”的健康目标稳步前行。

标签: